均陽聊天室

焦慮症系列

5不知道該如何「自我對話」?

面對焦慮,是否有必要看醫生、服用藥物嗎?

面對焦慮,偶爾有些失控,如何讓自己做些調適?

我們可以先覺察自己焦慮的狀況,就醫是其中一項選項,有些人透過協談、輔導、諮商,幫助自己。

若不知道如何自我對話,可以尋求專業諮商、輔導人員的協助。

透過專業的協助,幫助自己心中像毛線團般的焦慮,好好地梳理。

若有好的社交支持體系,例如認識的人、好的朋友說心事,可以有情緒上的調整、分擔焦慮。若身邊沒有適合的支持系統,或分享心事時,朋友家人感覺到不耐煩或焦慮時,無法幫助自己紓解焦慮的情緒,建議可以尋求其他專業的協助。專業的協談輔導資源目前已十分普遍,有很多資源方法可以選擇並善加使用。 

【1】認識「焦慮」!  

焦慮,指的是對於未來的事情一種恐懼感受,換句話說,我害怕將來會有什麼樣的情形發生。(「焦慮」是當一個人預期未來發生的某些事件/狀態/情境,可能對自己造成威脅/損書/危害,而產生的一種身心反應。)

焦慮會影響生理、心理情緒、認知、行為。焦慮狀態時,生理上會有心慌、胸悶、喘不過氣、肩膀沈重、肩頸緊繃、頭痛、睡不好、噁心、想吐、拉肚子。焦慮時,情緒會感覺到煩躁、無法安靜、不耐煩、易發脾氣、不想面對。想法上易有負面想法、災難性想法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恍神的狀況。

「適當的」焦慮情緒是有幫助的,可以未雨綢繆、防範未然。但如果反應過多,無法控制,影響生活功能時,可能就成為疾病,可以尋求醫生幫助。

【2】焦慮, 該怎麼辦?

焦慮跟憂鬱、躁鬱不同嗎?焦慮是很累、很想睡,但腦袋想很多事情,睡不著。躁的狀況是完全不想睡覺,精力充沛。

若焦慮的狀態影響到生活功能,不在可控範圍,可尋求身心科專業醫療的幫助。

減輕焦慮的方法,需要先自我覺察焦慮的狀況,若輕微的焦慮未經處理,常常累積至嚴重的程度而不易面對。需覺察自己是否常常感受到疲憊、緊繃?須留意自己是否有焦慮的狀態?

若察覺自己已經有焦慮的狀況,可先從生理上開始做放鬆的活動,生活中有意識提醒自己做做伸展、深呼吸、伸伸懶腰、多做運動、安排休閒活動、泡個熱水澡…等等可以讓自己放鬆的活動,在這些項目中先選擇一個容易完成的目標開始,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,多照顧自己一些,將焦慮的狀況慢慢減緩。

【3】沒由來的焦慮

不管處在任何狀況,都有莫名緊張的感覺,也影響了生活,臨床上可能是廣泛性焦慮症,可以尋求醫療確認評估。

看是平順的生活,仍有緊張、焦慮,可能因為生活中有很多責任是每天都發生,很容易被忽略。就像每天都增加一顆小石頭在背包中,天天累積下來就造成沈重、焦慮的感覺。此時需要檢視生活中的各樣安排與擔負的責任,並做必要的調整。

例如媽媽每天要叫孩子準時起床上學、處理早餐..,同時間要做很多事情,造成緊張、壓力。若媽媽覺得叫孩子起床這件事是最不容易控制且擔心的事,是否可以改由爸爸叫孩子起床,或請孩子設定鬧鐘…..,做法上做一些調整,就能夠減輕媽媽的壓力跟緊張。


【4】「焦慮」真的一無是處?

面對同樣的壓力、難題,但每個人對於外在事件的感知、詮釋不同,引起的反應也不同。心理學曾針對焦慮研究,中度焦慮的人工作表現最好!


為什麼會這樣呢?那麼,我該如何善用我的焦慮,自我對話,讓「焦慮」成為有益的呢?

憂鬱症系列

【1】是憂鬱?還是憂鬱症?

日常生活中,我們難免會遇到情緒低落的狀況:工作不順利、夫妻吵架、親子衝突。種種生活中的不順心,往往讓人有沮喪、無奈、甚至是憂鬱的感受。不論是失戀或是求職遭拒,心情難免被影響。當我們感到憂鬱時,如何知道自己或是他人,只是單純的心情憂鬱,或是有需要就診的狀況呢?

 

臨床心理學博士林應群提到:在情緒低落時,我們可能會感到憂鬱,這是許多人共有的經驗。但是憂鬱和憂鬱症是不一樣的。憂鬱是一種情緒,但憂鬱症卻是一種疾病,會影響正常生活及人際的功能。

 

當我們在網路上搜尋憂鬱症,很容易找到許多的憂鬱症量表,但這些量表並不能完全作為診斷是否為憂鬱症的依據。其目的與功用是為了提供我們覺察,自己是否有憂鬱症的症狀,以及我們是否需要尋求專業協助。當我們就醫時,醫生會透過更詳細的問診,提供更專業的判斷。

 

林應群博士提醒我們:若是發現自己,連續兩週經常處在低落的情緒中,或是對原本感興趣的事物,突然失去動力。以及有體重突增或驟降的情形(在一個月內增加或減少原體重的10%)。和睡眠不足、難以入睡,或是能順利入睡,但早晨起床感到十分疲累的情況。

 

當上述這些症狀持續超過兩週,可能就是我們需要就診,尋求醫療協助的時機了!

【2】鬱症 是怎麼來的呢

現代生活,憂鬱症這個名詞越來越普遍,到底什麼是憂鬱症呢?思想越負面的人越容易得到憂鬱症嗎?憂鬱症的成因是什麼?怎麼樣的人才會得到憂鬱症呢?

 

臨床心理學博士林應群提出,研究觀察發現,在憂鬱症患者的腦部,出現了不平衡甚至是打結的情況。打結是指腦部功能協作出現狀況:例如杏仁核過度的活動,或是大腦前額葉功能降低,進而難以調節緊張或是恐懼的情緒。以及腦中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,血清素含量不足,都可能使人產生憂鬱的症狀。

 

而憂鬱的症狀,並不單只是心情低落,還包含生理層面的變化:像是睡眠障礙,疲累卻難以入眠、胃口不佳、甚至出現自殺的意念。而自殺的想法,通常是憂鬱症的症狀之一。這也是最容易被他人誤解的部份,認為想自殺的念頭是出自患者本身的意願。但自殺的想法常常是不請自來,患者不需要沈浸其中,就會出現自殺的思想,是腦部功能出現狀況而產生的結果。

 

人們對憂鬱症常見的迷思是:不要想不開,鑽牛角尖,或是只要學習以更正向的角度看待事物以及提升自身的抗壓性,就不會得到憂鬱症。但憂鬱症並不單單只是個人心理情緒的變化,對生理的影響層面幅度也相當大。

 

當人面對壓力時,例如: 生活中的變動、失敗的經驗、關係的緊張,這些事件都會為人帶來壓力感。當大腦的下視丘感受到壓力出現,便會傳遞訊息給掌管內分泌的腦下垂體,腦下垂體再進一步發送訊號到腎上腺,使腎上腺產生腎上腺素及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來因應壓力。

 

而過多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,會進一步回饋至我們的腦部,長期下來便會影響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,而造成憂鬱的症狀。長期處在壓力之下,並不會對大腦產生結構上的變化,但卻可能對大腦產生功能上的改變。像是一條橡皮筋,拉久了容易失去彈性。

 

人們長期暴露於壓力源之下,例如:失戀、家庭變故、長期照顧臥床病人。這些壓力容易讓我們往憂鬱症發展。但也可能透過良好的自我照顧而恢復。林應群博士也提到,重大的失落的事件並不一定會引發憂鬱症,但人們在經歷過重大事件之後,非常容易產生憂鬱的情緒。如果持續的時間過長,甚至影響了生活的功能,就是需要就醫的時機。

 

林應群博士指出,在臨床上常遇到的個案狀況是:認為時間久了自然會痊癒,而拖延或是輕忽症狀,反而讓忍受痛苦的時間增長,錯過良好的就醫時機。當我們更認識憂鬱症成因,減少誤解。就能覺察自己現在的狀況,是否需要尋求專業協助,掌握最好的就醫時機!


3了憂鬱症, 我該怎麼辦?!

當發現自己可能得了憂鬱症,下一步該做什麼呢?臨床心理學博士林應群指出,當個人覺察自己可能罹患憂鬱症時,第一步便是尋求專業協助,到醫院、診所就診。而經醫師確診後,若確定患者得了憂鬱症,便會進一步用藥物來緩解並改善症狀。

關於憂鬱症的用藥,多數人具有迷思及恐懼感。經常擔心可能會上癮,或是產生依賴性。因此拒絕服藥,也有人在服藥一陣子後,擅自停藥或是自行改變服藥劑量。林應群博士特別指出,目前第一線的抗憂鬱劑為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,這類藥物和一般藥物有所不同。當我們頭痛,使用止痛藥後,通常十五至三十分鐘,便可能產生療效。但是血清素類的抗憂鬱劑,通常需要遵照醫囑服用至少四到六週,才會產生明顯的效果。而前兩週服用時,患者甚至會感到比原本更加疲累嗜睡,而覺得用藥無效。建議此時多與主治醫師溝通,並持續服用藥物。

另外,憂鬱症的藥物本身並不具備成癮的特質,若是發現用藥劑量持續增加,並非產生依賴。而是患者本身的症狀,需要相對應程度的劑量才能有效改善。除了第一線的用藥治療,若是醫師發現效果不佳,也可能提供經實驗證實有效的「經顱磁刺激」療法,活化腦部神經迴路,使大腦恢復正常功能。以及對腦部通電但安全的「電痙攣療法」。這兩項是皆需由專業醫師操作的自費療法。

在憂鬱症患者經常使用的藥物中,通常會有抗憂鬱、助眠及抗焦慮三類藥物。其中助眠及抗焦慮藥物有時具有副作用。此時患者必須審慎評估,目前憂鬱症症狀和服藥副作用相較之下,對於症狀和生活的影響程度,進而和醫生討論是否持續用藥及藥物的選擇。千萬不要因為藥物造成的副作用,而完全拒絕用藥,使憂鬱症症狀變得更嚴重,影響生活作息及功能。若能在診斷出憂鬱症的初期,持續與醫師維持良好的溝通,正確不中斷使用藥物,對憂鬱症患者會有非常大的幫助!

4了憂鬱症  我會好嗎 ? 多久能痊癒呢?  

從意識到自己可能得了憂鬱症,進而就醫、服藥後,大家可能最在乎的就是:得了憂鬱症?我會好嗎?多久可以完全痊癒呢?

 

若是知道疾病的終點在哪裡,就能讓患者感覺更有盼望。臨床心理學林應群博士提到:憂鬱症特別的是,它並沒有一個一定會痊癒的時間點,但是憂鬱症卻有個特定的病程。通常會先經過三至六個月的急性期,在這段期間,患者常感覺很痛苦,而開始看診、服藥。通常服藥一個月後,抗憂鬱劑開始產生效果。常在服藥三個月後會漸漸穩定下來。之後經過一段症狀的緩解時期後,有些人會變得更嚴重,或是症狀變得輕微。通常按時服藥的病人,症狀會緩解改善。如果症狀變得更嚴重的患者,此時則需要讓醫生進行評估是否更換藥物。

 

而經過一年的藥物治療後,若是沒有再復發,通常醫師會開始考慮停藥。但是臨床上常見的情況是,患者常自行停藥,使症狀卻變得很嚴重。造成必須重新服藥一段時間後,症狀才能再次平穩下來。

 

許多人在服用抗憂鬱藥物後,前兩週常會感覺更疲累,因為常見的抗憂鬱藥物為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,血清素相關藥物作用較慢,經常需要四至六週才會見效。

 

而服藥前兩週患者常感覺非常疲累,兩週後患者才會感覺恢復精力,藥物此時開始發揮效能,讓病患行動能力大幅增加。若是時間允許的情況,能在起初疲累的兩週,讓自己更多放鬆休息,對於後續身體恢復也能有很大的助益。

 

面對憂鬱症的治療過程極需要耐心,當患者和陪伴者更了解整個病程。在過程中便能更有盼望,可以長期堅持下去。

 

林應群博士也鼓勵患者要持續使用藥物,當症狀好轉後,或是尚未發揮效能時,千萬不要自行停藥。因為抗憂鬱藥物並不具有成癮特質,不會讓患者依賴。在這段辛苦的時間,患者非常需要經常被家人、朋友鼓勵、支持,來度過這段不容易的歲月!

【5】得了憂鬱症,看診後我還可以做什麼?  

當確診憂鬱症時,患者除了看診、服藥,還可以做些什麼呢?臨床心理學林應群博士提到,憂鬱症病程,常常讓人感覺很辛苦又孤單,而想要做些什麼加快康復的速度。

 

林應群博士建議,如果患者能每天動動身體,不需要太激烈的運動,即使只是起床走一走,都會比一直躺在床上更好。而且千萬別對自己有嚴苛的要求。

 

另外,若能養成習慣,紀錄自己於服藥過程中,症狀的變化,以及症狀改善的程度。就診時便能提供醫師重要的資訊和治療方向,幫助醫師判斷用藥種類和劑量是否需要調整。

 

在憂鬱症的症狀方面,特別需要注意,患者出現想死的念頭,是憂鬱症症狀的一部份,而非患者過於鑽牛角尖、或是心理素質不佳、抗壓性過低造成的。自殺的想法是一種症狀,並不是患者本身的性格。

 

林應群博士也提到,患者經常在生活中,並未思考任何負面想法時,自殺的念頭卻突然如潮水般襲來,一波波拍打入患者的思想。

 

此時需要提醒自己,自殺的念頭會如潮水湧上來,也會如潮水般退去。但在這個痛苦的過程,對於患者非常煎熬。

 

建議患者平時能找至少三位可以信任的朋友,事先告知他們自己的情況,請朋友不用慌張,只需在患者充滿自殺思想時,通電話陪伴聊天、轉移焦點即可。

 

患者若能於平時,養成細心覺察自己心情變化的習慣,就能在自殺思想出現起初,幫助自己進行喜歡的活動,或是轉移注意力,讓自己一次次克服低潮的挫折。 

【6】家人得了憂鬱症,我該怎麼伴?  

家人得了憂鬱症,我該怎麼伴?

 

現今社會上,罹患憂鬱症的人越來越多,當自己所愛的人得了憂鬱症,除了陪伴看診,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?

 

臨床心理學林應群博士建議,陪伴者對於憂鬱症常見的症狀需要具備基本的認識。例如:疲倦無力、行動力低落、早上難以起床,或是經常出現想自殺的意念,這是憂鬱症常見的症狀,而非患者本身懶惰、抗壓性低或是喜歡鑽牛角尖。當患者出現想要自殺的念頭,陪伴的家人或朋友,可以陪患者做些感興趣的事情、轉移焦點,或是耐心傾聽,直到自殺意念離開。

 

由於憂鬱症患者在生活中,可能經常感到疲累、心情低落。對於長時間就醫用藥過程,有時候會感到悲觀。陪伴者若能觀察紀錄患者用藥後,具體改善的情況,標明患者因為服藥後,進步的項目,也能幫助患者感受到自己的成長,而有盼望。另外,陪伴者紀錄用藥情形,和患者一起看診的過程中,也能提出有效資訊,讓醫師清楚用藥狀況以及是否需要改變藥物種類或是劑量。

 

林應群博士特別提醒陪伴者,通常患者剛開始出現自殺意念時,因為生理上處於疲累的狀態,反而較無行動力。但是當體力漸漸恢復,卻因心理狀態尚未與生理同步恢復為平穩的狀態時,反而是容易產生自殺行為的時刻。

 

因此需要在患者體力轉好後,特別留意患者心情。如果患者執行自殺行為的意念強烈,或是已經採取行動。因配合政府現今自殺防治專案,親友皆可以聯繫消防局予以協助。

 

憂鬱症的治療過程,有時是條漫長、看不到盡頭的道路。當家人或是朋友因為捨不得看憂鬱症患者持續受苦,期待他們能快速痊癒,脫離憂鬱低谷,容易施加患者過多的期待或是要求。

 

親友可能會不停地為患者加油打氣,期待他們更有改變動力。但若忽略了患者當下生理和心理的狀態,誤以為患者做不到是因為懶散而非當時能力不足,反而會造成患者不必要的壓力和自責,這也是陪伴者需要特別小心留意之處。持續陪伴在旁,清楚表明願意等待患者、並且無條件接納患者的心,才能帶給憂鬱症患者真正需要的陪伴和幫助!